0%

写在前面

时隔半年再读本书,才觉得可以通过笔记的形式将书中的要点提炼一下,因为第一次通读的过程中真的只想一气呵成的读完,没有其他想法。

我并不是一个追“星”的人,几乎不太关注所谓的产品圈的那些“大佬”,要不是买了本书,几乎无缘听见俞军老师这个名字。但从读序言开始,一拍即合的感觉重重冲击了我,并没有高攀的意思,而是前方仿佛亮起了一盏指路明灯,曾经脑中对产品模糊且凌乱的浅见瞬间有了清晰的方向和归宿。

自从事产品工作以来,看过很多前辈们的书籍,大多都提供了丰富的做产品的方法。而本书却是唯一一本配得上“方法论”三个字的著作,它不是方法,是方法的方法。

阅读全文 »

文档特征汇总

BRD(商业需求文档) MRD(市场需求文档) PRD(产品需求文档)
用途 与决策者沟通 与协作部门沟通 指标化和技术化
目的 要资源 一致预期
指导实施
落地
核心内容 讲述市场机遇
盈利方式
定义用户需求和产品特性 明确产品功能和性能
结构 方案形成背景
商业价值
产品规划
盈利模式
成本和收益评估
风险和对策
产品介绍
竞品分析
用户需求调研结果
产品轮廓
功能需求
产品验收标准
产品用例图
产品流程图
产品功能点说明
性能需求

BRD撰写思路

对象

CFO COO CTO CEO
掌握资源 运营资源 技术资源 权重资源(倾向)
关注 收益预测 推广资源
竞争对手
外部环境
营销资源
功能模块
实现难度
战略布局
市场成长性
风控
董事会压力
特点 技术意识较弱 财务和技术意识较弱 商业意识较弱
阅读全文 »

本质上要使用上位的“元”思考,脱离“现在、这里、这个”,客观的看待自己。

通过“抽象化、类推”升维

那些咋看起来崭新的创意,其实只是既有创意的组合。

抽象化是人类思维的基本,用抽象出的上位概念讲话,别人会难以理解。但是一旦学会如何抽象化出上位概念,再用下位概念去表述就变的很难。

将具体的事象抽象化不可或缺,再将已经抽象化的概念落回到具体,是迈向实践的关键。

抽象的最大优点是“应用范围广”,缺点是因为包含的信息少导致“可以随意解释”。

抽象单体特征

“抽象”即“舍象”,一单提取出有限的特征,其他特征就会被全部抛弃,因此余下的特征会变得机器简单。

抽象关系和结构

两个事象的关联称为“关系”,包括关系在内的多个事象间的关联称为“结构”。它们是解决本质问题和形成崭新创意不可或缺的。

类推

“类推”简而言之,就是从“表面上不同,结构上类似”的遥远领域借用创意的思维。

要想“从远方借用”,需要高度的抽象化。越是深刻地追求抽象化,迫近本质,“从远方”借用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月可能得到崭新的创意和突破。

洞察相似点和不同点

两个误区:

  • 这个事象很特殊,其他事象没有参考价值;
  • 抽象程度化越高,一般化的程度就越高,什么都是一样的;

好的抽象化应该有彻底而具体的“入口和出口”。清楚的知道具体是什么事象,抽象后得到什么结果。否则就容易产生两种不好的模式:

  • 出入口不明确,抽象的半高不低;
  • 一直停留在具体层级上;

通过思考的“轴”升维

思考的轴是指解释的方向性

思考的轴,可说是用于解释个别事实或事象的事物观。循着这个周进行抽象化和分类,就能产生新知见,进而至于创造和想象。

轴的种类

两个维度
  • 定性/定量
  • 归纳/演绎
三个种类
演绎式 归纳式
定量的(连续的) 数轴
大小、价格等
定性的(离散的) 对立轴
左和右、黑和白
框架
基于经验总结的几个有限的视角
(可能还有未知的视角)

\ 对立轴一定要用二分法看待,而不是单纯的二选一*

“多样性”之所有重要的理由

观察事象的多样性,可以寻找轴的两极,进而更容易的演绎或归纳出轴。

通过“Why”升维

目的与手段、原因与结果是“一个道理”

思考程度越深,行为就越有深度。解决问题时,对于目的有所意识而做出的行为,比只估计手段本身的效果更好。

“为什么?”即在溯因,也在明确目的。面向过去就是“原因”,面向未来就是“目的”。

要通过Why“改变赛台”

改变赛台的一个终极姿态是思考“不必执行该手段(包括代替手段在内)也能达到目的”的方法。

本章的原标题为:“蚂蚁思维”和“蝈蝈思维”,全章通过蚂蚁和蝈蝈作为两种思维的代表进行类比,虽然有些地方相对易于理解了,但也有些地方差强人意。因此,此次笔记还是用“解决问题思维”和“发现问题思维”作为讨论对象。

既然作者做了蚂蚁和蝈蝈的比喻,自然还是会简单介绍一下,别枉费作者一片苦心。

两种思维的差异

解决问题思维(蚂蚁) 发现问题思维(蝈蝈)
存量(蚂蚁夏粮冬藏) 流量(蝈蝈夏闲冬困)
封闭体系(蚂蚁有封闭的巢穴) 开放体系(蝈蝈无巢可依)
固定的维度(蚂蚁只能在二维空间前后左右行动) 可变的维度(蝈蝈可以跳起来三维俯视)

从“存量”到“流量”

在解决问题的阶段,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知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积累的越多越好。而这些积累的存量存在向心力和惯性,积累的财富和资源越多,越难以割舍,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为了发现问题的阻碍。善于发现问题的思维,更倾向于摒弃所有已经积累的存量,在“一张白纸”状态下思考。

随着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的发展,知识从个人存储变成了云存储,而个人在需要知识时只需要每次重新获取即可。知识存量转变成了知识流量,知识的获取、存储、检索的成本都大大降低,更有利于更新知识(更新解释),实现流量化。

解决问题从已知开始思考,发现问题从未知开始思考。

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

在“解决问题”的思维中,需要明确定义边界、固定变量,打造一个封闭的体系并在其间解决。

“中心和序列”

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封闭体系往往更重视中心点(起源),并从起源开始向外“有序”延展。无论是职位等级,职能分工,工作流程都是稳定和高效的基础

“二选一”和“二分法”

“二选一”使用对立的角度看待事物(非黑即白),是封闭体系中使用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必须明确变量,不能存在模糊空间。

“二分法”是用融合的角度看待事物(黑白相混,产生连续的灰色程度),是开放体系中使用的思维方式。

从“固定维度”到“可变维度”

升维到上位思考

上位概念 目的 全局 抽象
下位概念 手段 局部 具体

“解决问题”更注重在一个局部范围内使用具体手段解决具体问题,而这样也会被其自身束缚,错误的解决问题。如果通过“升维”,在手段-目的-手段,局部-全局-局部,具体-抽象-具体之间反复跨越,就能够重新发现定义问题,且正确的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思维是使已知变量达到最优化,而发现问题思维则会创造新的变量。

从“奇点”出发的问题发现法

  • “奇点”是指“反常识的新现象”
  • “奇点”来源于“禁止”和“其他”

“奇点”的进化过程

个别事象——多个“奇点”——获得名字——产生框架——形成理论体系(主流)

但是能成为主流的奇点少之又少。

两种思维的角度差异

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
守护现有规则、禁止破坏规则 有需求即合理
试图改变对方 主动改变自己

看待两种思维也要用“二分法”,他们是同时存在的。